導讀:
為軍工而生,這是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與生俱來的使命,為了這一使命,他們各自續寫著不一樣的故事。
校史悠久兩所大學均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其中北京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它創立于1940年,時名延安自然科學院,建校目的是為促進陜甘寧邊區工業生產和保證抗戰勝利,此后既經歷了炮火硝煙,也經歷了數次合并,校名一度變更,從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到華北大學工學院,再到北京工業學院,直到1988年的北京理工大學,迄今為止已有77年的辦學歷史。
相對于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要年輕許多,沒有經歷過戰火,而且出身名門,是由1953年創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分建而成,此后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時期,1993年正式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
地位顯赫北京理工大學與南京理工大學均于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前者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后者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此外,北京理工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行列的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的大學,同時還是“985平臺”高校。在世界大學排名中,這兩所大學也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北京理工大學在美國USNews2018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居世界第491名,南京理工大學位居世界第795名。
學科驚人北京理工大學擁有1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博士后流動站、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材料、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學科先后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工程學科進入全世界前1‰,在2012年全國學科評估中,理論經濟學學科全國排名第一,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第6,力學學科排名第9,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排名第12。依托學科優勢,創造了科技史上多個“第一”: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第一臺20公里遠程照相機等,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領域代表了國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控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而南京理工大學有國家重點學科9個,江蘇省學科15個,工信部重點學科7個,“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10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兵器與裝備、電子與信息、化工與材料三大優勢學科群,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四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領域全球排名前1%,學科相關的“先進發射”、“先進民用爆炸材料與安全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技術”等科研水平在全國乃至世界位于前列。
專業鮮明北京理工大學有裝甲車輛工程、軟件工程(設3個專業方向)、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車輛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對抗技術、機械工程、自動化、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等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其中:軟件工程(設3個專業方向)專業在全國高校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示范性;自動化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設有國際化班,實行全英文授課;機械工程專業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擁有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師資隊伍,該專業與航天、航空、船舶等國防科技工業企業建立了良好的人才聯合培養和輸送關系;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安全工程專業在燃燒爆炸安全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反觀南京理工大學,擁有自動化、安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電子信息工程、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等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以“綠色化工技術”、“先進催化技術”為特色,擁有博士生培養資格;安全工程專業主要學習各類危險性物質安全、化學反應過程安全等知識,在各種行業的火災爆炸及其防治理論與技術方面極具特色和優勢;自動化專業在運動控制、過程控制、網絡控制以及嵌入式控制系統等方面特色鮮明,近3年畢業生約60%繼續在國內外深造,就業率達99%。
就業給力兩所大學都十分注重精英教育,培養基礎寬厚,知識、能力兼優的高級專門人才和工程精英。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本科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左右;學生參加國際、國家級等各類競賽達3萬多人次,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千多人次,參與學生數及獲獎數位居全國前列;在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連續九屆共15件作品獲“十佳作品”獎,在全國高校排名第一;2017年,學生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的無人機及機器人領域國際頂級賽事中獲冠軍。而南京理工大學歷年的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在98%以上,其中出國率達到了50%左右;2016年,該校的創新創業總結宣傳工作成績位列全國33所部屬高校第一,被教育部評為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學生占比80%,學生3次獲得國際知名工業設計大獎——紅點至尊獎,連續三年蟬聯江蘇省職業規劃大賽總冠軍。
上一篇: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錄取線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