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設計一節活動時,先要確定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適切的教學目標是實現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基礎。在制訂目標時,我們要考慮目標要自然地滲透和涵蓋知識與技能、習慣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維度;其次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既聯系幼兒的已有經驗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最后,活動目標要具體明確,突出對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目標的表述上,教師應以幼兒的角度出發,在《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煉出了經常使用“體驗”“感受”“喜歡”“探索”等詞匯。如“手印大樹”的活動目標是體驗用手掌印畫樹枝、樹葉等,嘗試運用畫的方式來表現大樹的不同形態;使幼兒樂意介紹自己的作品,能獨立創編有趣的故事情節。這樣的目標具體明確,操作性強,表述清楚。而有的目標就顯得比較空洞,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提高感受力、表現力”等,這些可能是教學的中、長期目標,而不是一個活動就能實現的。
如何科學制定活動目標,通過長期的教學經驗積累,總結以下幾點:
1.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目標要以《綱要》中各領域的目標為指導?!队變簣@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目標要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綱要》中規定的各領域的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制定。
2.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目標要根據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認識規律。同時,教育活動目標的的制定還要遵循幼兒的認識規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認識規律一般為:動作——感知——表象——概念。
3.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和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時要建立在充分地研讀材料、分析材料,對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和對本年齡段幼兒的發展作用有一個比較深層的挖掘和思考。同時,還要建立在本班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
4.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要具體、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教育活動目標要具體、明確,有較強的針對性,本次活動要傳授、激發幼兒那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培養幼兒的哪一種情感都要有較明確的說明,否則教育活動目標就失去了它的指導作用,使得活動組織起來比較困難。例如只是使用“了解”、“學會”、“掌握”等詞,缺乏質和量的具體規定性,可測性和可比性很差,很難達到教學的效果。
5.幼兒園教學活動目標制定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適應個別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學習經驗和學習能力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制定一個適合全班幼兒水平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班級的教學活動又必須圍繞著一個統一的教學目標進行,那么我們如何使教學活動目標既有統一要求,又能適應不同幼兒的需要?因此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有一定的彈性。首先要使幼兒明確完成的最低標準,即教學的下限,使他們了解要達到怎樣的水平基本合格。制定最低標準,有助于保證學習者的學習質量,必要時也可規定完成目標的上限,以鼓勵學有余力的幼兒精益求精,使他們的學習潛力得以充分發揮。
6.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要注意各領域目標之間的整合。幼兒園的教育目的是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整合性的活動,各領域之間相互滲透融合的。
7.幼兒園活動目標的制定要因時因地。由于地域的不同,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民族風俗文化、動植物都有很大的不同。教育目標要根據本地的氣候與文化資源來制定。不能簡單的跟隨教材,因為各幼兒園使用的教材不同,有的北方幼兒園使用南方編著的教材,南方幼兒園使用北方編著的的教材,因此它的教學內容是不一樣的,如大班語言活動《冬天來了》,北方冬天最顯著的標志是有雪花飛舞,而南方沒有,有的是鮮花盛開;由于氣溫的不同,穿著也有些不同。所以在制定目標時,就要根據本地的時間與條件來制定。
總之,我們老師在制定活動目標時,一定要遵循兒童學習與發展的規律,以幼兒為主體,目標還要有全面性、適切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