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幼兒園中,有的老師總喜愛安穩一點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聽話好管教,讓老師省心,也總能淘得不少老師們的喜愛。而對于那些過于“ 活潑、愛動〞的幼兒,則往往因為其“ 淘氣、惹事〞,久而久之,則可能得到“ 另眼相待〞的“ 特殊待遇〞。
但我覺得,對待那些過于“ 活潑、愛動〞的幼兒,需要老師行使有別于一般幼兒的教育和教誨方法,找準切入點,通過意識引導而使其行為上產生循序漸進的轉化,逐步改變其過于“ 活潑、愛動〞的習慣,使其容入班級整體活動之中去。我帶的小朋友中就有這么一位,他不僅活潑愛動,而且經常給老師制造些小的“ 惡作劇〞。比方,在大家一起游戲時,他往往趁老師不注意就會掉頭大竄,讓老師追來追去,累得老師氣喘吁吁;教育活動中有時他會鉆到桌子底下與你玩“ 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過分愛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班級里已經小有名氣。他的媽媽曾這樣給我說過:“ 我的兒子很固執,老師不嚴厲一點,他是不會聽你的。〞
如何教育這樣一位“ 自由人〞呢?我的切入點是--找優點,并使其發揚光大。依據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很聰慧,反響能力強。有時老師在門外回教室時,外面的老師會輕輕敲門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過來開門,大多的孩子猜不透老師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謂的“ 自由人〞幾次急匆匆地跑過來,給老師打開門,這時我便過去親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勵,讓他感受到跑過去做了一件正確的事,老師就會喜愛我!
我還發現他喜愛交朋友,人緣好。一天早上他媽媽帶來了早餐,但他遲遲不吃,他說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來了一起吃!還有一次,班上的馨馨小朋友因家里有事幾天未來園。他就問:“ 老師,馨馨哪里去了?怎么還沒有來讀書啊?〞當時我看出了他此時的心情,他的確是真的想念馨馨小朋友了,這也是他關心小伙伴的一種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觀察,一次次的發現,讓我對這位幼兒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勵給了他自信,使其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他產生了更多的積極行為,并為其帶來了更多的成功體驗。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進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讓老師追來追去;現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媽媽眼里的那個“ 自由人〞了。
記得一位專家曾這樣講過:“ 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獨特價值,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時機,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與獨特發展。〞
換一種目光看孩子,換一種方式給孩子溝通,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試試看!
上一篇:《培養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下一篇:家長該怎么選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