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浙江溫州的溫先生完成了一筆大買賣——他將持有的8公斤黃金以612萬元價格售給了金店。以當初每克約300元的購入價計算,這筆交易為他...
最近,浙江溫州的溫先生完成了一筆“大買賣”——他將持有的8公斤黃金以612萬元價格售給了金店。以當初每克約300元的購入價計算,這筆交易為他帶來了約312萬元的凈收益。
像溫先生這樣斬獲大額收益的投資客或許并不常見,但在金價持續(xù)攀升的當下,溫州大大小小的金店里,每天都在上演類似的黃金變現故事。
記者在溫州環(huán)城東路的某黃金首飾批發(fā)門店見到老板謝祖平,他說:“回收業(yè)務較2022年金價起飛前提升了50%左右。”兩年前,謝祖平主要做二手奢侈品回收生意,黃金回收和出售還只是其單間門面的一小部分業(yè)務。而如今,他不僅把黃金生意定為了自己的主業(yè),還主動加盟專業(yè)品牌并將門店規(guī)模從1家擴展至3家。“樓市低迷、股市相當平淡,只有黃金價格始終在上升。”他說,這是他快速擴張門店的最大底氣。
謝祖平告訴記者,最近他每天都能接到二三十通關于黃金買賣的咨詢電話,“平均每隔一兩個月就會接到一筆百萬元級的黃金回收訂單。”從前要被黃金回收行業(yè)熱議很久的大單,如今正成為經營常態(tài)。
記者了解到,此類金店對于黃金的回收,價格主要參考上海金交所大盤價,普通產品折價幅度約10元/克,高克重金條折價空間收窄至2元—3元。謝祖平還提醒說,消費者需提前了解自身黃金克重,警惕秤具作弊風險,建議選擇有實體店的大品牌交易。
溫州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yè)協會會長王金元提醒消費者,當前黃金市場已全面進入“高波動、高風險、高預期”新階段,消費者應合理評估風險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追高。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