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綜合氣象觀測產品系統(天衡天衍)監測顯示4月11日16時,本次沙塵氣團南移,沙塵前沿到湖北、安徽、江蘇,多地PM10濃度超過1000ug m?3;。本輪沙塵對北京的影響已處于末期,多站PM10濃度顯著下降,低于250 ug m?3;。另外,東北大部分地區也受到本沙塵過程影響,15時遼寧省沈陽市、吉林省長春市PM10時均濃度均已超過500ug m3
截至4月11日14時,沙塵氣團持續擴張,整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河南、山東、江蘇北部均達到爆表級別,其中江蘇鹽城已達1060μg/m3。目前浙江以優良為主,首要污染物以PM10為主。
問
之后會否對浙江北緣產生影響?
本次沙塵污染帶將隨冷空氣南下繼續向長三角一帶移動,這是今年浙江受到的第4次沙塵過程。
經會商研判,由于本次沙塵傳輸與降水過程交匯,沙塵過程對環杭州灣(浙江北緣)有明顯影響,浙中南地區由于降水持續時間長沙塵影響較小。
本次沙塵南下影響我省過程如下:
11日中午,冷高壓南下,位于京津冀及山東半島的沙塵氣團將跨海傳輸至我省北部。
11日傍晚起,浙北由靜穩轉偏北風,風速略有增強,同時浙西出現陣雨或雷雨,沙塵輸送與降水過程交匯,沙塵污染帶邊界開始影響環杭州灣地區,浙北濕清除效果有限,可達短時中度-重度污染,不排除受海上回流沙塵影響浙江沿海地區。
12日凌晨陣雨雷雨范圍略有擴大,降雨帶自西向東移動,對浙中南地區有一定的濕清除作用;至12日上午我省雨漸止,浙北維持偏東北氣流,環杭州灣殘留的沙塵氣團繼續向浙中南移動,沙塵氣團逐步緩慢消散,浙中南以良為主,短時可達輕度污染。
12日午后至夜間,我省位于高壓底后部,偏東北轉東氣流,擴散條件一般,不排除再次受海上污染回流出現浮塵天氣。
13日高壓后部轉低壓槽影響,偏東南氣流,全省陰有陣雨或雷雨,本次污染過程基本結束。
問
往年南下到滬蘇的沙塵暴是否比較少見?
歷年沙塵高發期為3-5月,進一步南下至上海和浙江的沙塵暴相對少見,相比往年同期,今年影響我省的浮塵天氣次數有所增多。
近年同期,2018年發生1次,2021年發生2次。以2021年3月底的一次沙塵為例,浙江湖州、嘉興、杭州、寧波、紹興及舟山受到沙塵影響,空氣質量短時達重度至嚴重污染。
問
業內普遍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綜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成來的分析,我國春天易發生沙塵天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每年春季冷暖交替期間,我國北方多冷空氣活動,易出現大風天氣,所以常發生沙塵暴。
而2022年前期,蒙古國南部、內蒙古中部降水偏少,加之植被尚未返青,裸露的沙源地地表為沙塵暴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今年的冷空氣活動相對較為頻繁,有利于源區起沙、沙塵向下游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