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詩歌《綠》用富有魅力的文學形式描述了春天的綠。樹木是綠的,小草是綠的,風是綠的,水是綠的,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綠意。艾青筆下的綠,搖曳多姿,玄妙美幻,那綠是自然的顏色,是生命的律動,是希望的象征,這樣的綠散發著永恒的魅力。
詩歌,用較少的文字含蓄地傳達深長的韻味。詩歌教學,對老師來說總是不知從何處下手,對學生來說更是一團迷霧。然而模糊的東西,正好供我們多角度多維度地展開教學。這堂課下來,我做出如下反思: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是知識成長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建構的過程,也是情感成長的過程。本節課我以詩詞大會總“飛花令”為引,帶領學生進入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關于文章的主旨,我引導學生根據重要詞語和句子,自己去思考、探究,他們組內合作、分工,他們對自己的表現心安也好,緊張也好,興奮也好,都是一種成長和磨煉。輕聲播放音樂,創設情境,促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練筆,達到學以致用,提高寫作水平。在作品展示過程中,我認真傾聽,積極鼓勵,師生一起分享濃濃的春意,體驗到成功的快樂。